放眼百亿,普药狂人安好义
信息来源:四川省河南商会 点击数:7430次 更新时间:2011-07-14 13:57:13
思想是许多企业精英人物的财富,也是他们不断走向事业与人生成功的法宝。
有人说,生意人与企业家的层次差别主要在于前者只有生意,而没有思想,而后者既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事业追求。
安好义,四川蜀中药业集团董事长,就是第二种人,既有自己的思想,又有自己的事业追求。
他管理经营企业有着自己特立独行的安氏风格,那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忧、人思我取、人取我予”,这十六个字伴随着他创业至今,成为管理经营企业永恒不变的理念。
他从河南安阳到四川,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做到蜀中药业集团董事长,被业界称为“普药狂人”、“第三终端第一人”;他打造的“蜀中速度”、“蜀中模式”更是成为众多媒体追逐的焦点,可以说取得了一系列令业界眼花缭乱的辉煌成绩。
从1999年成立蜀中药业至今,短短11年,弹指一挥间,蜀中药业是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药界小卒成为中国最大的普药企业、领跑第三终端的领军企业。
在去年的11月24日,在多方关注下,蜀中药业集团十周年庆典在成都盛大开幕, 2000余位嘉宾共同目睹了从整台庆典活动中熔炼出来的“蜀中元素”,而透过这些“蜀中元素”,感受到了这个年轻的企业跨越十年向上、向前、强势崛起的发展趋势,并且与之一起激情澎湃。庆典现场,有关演员还原了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历史场景。互动环节,蜀中药业集团董事长安好义被请上台,在“邓小平”的谆谆嘱托下禁不住几番忘却身份、忘却场合而潸然泪下!至此,这场被安好义誉为“娱乐、真情、感恩、振奋”的十岁盛典,彻底颠覆了安好义过去理性、冷静、灵性的人格特征,在去年的岁末淋漓尽致地还原了一个民营企业家的本色:质朴、真实、感性。
是的,人总是具有多面性,理性和感性是一对矛盾的结合体,当安好义身上披上“中国药业60年·60人”的光环时,这样的矛盾深刻而令人悸动。所以,在安好义泪洒舞台的一刹那,我们不禁叹问,这个“普药狂人”今天的成就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安好义是怎样续写他的传奇呢?
上篇:有志者,事竟成。扬长避短,普药精做,百亿目标终属蜀!
前一个十年,蜀中做到了18亿,要实现下一个十年达致百亿目标首先是一个数学问题,如果年均增长20%,则十年正好达致百亿。安好义的内心似乎还是觉得发展有可能提速,前十年蜀中的复合增长率达到40%以上,你可以认为,前十年有机遇存在,但谁说下一个十年没有机遇呢?
时运波折的辛酸记忆 “普药精做”的源动力
十年庆典上,安好义被请上舞台,他颤抖地握着“邓小平”的手,激动地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我对农村的人、事、物充满了牵挂,对他们的生存状态感同身受。没有邓小平就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安好义和蜀中药业的今天!”
安好义不轻言志向,这跟他的生活经历和创业历程不无关系。十几岁他因家庭成分问题被迫辍学,跟着父亲边务农边学习中医,也曾经做过木工、装卸工、泥瓦工、搬运工、拉过人力车、赶过牲口车,受了那一辈人所有的苦。二十几岁开始做赤脚医生,随后开始做药材生意。在当时个体经营普受打压的大环境下,他机智地发现绕过当时的商业链条而直接进行采买、销售药材所带来的丰厚收入,开始一个人奔波于成都、河北安国、河南之间。创业之路就此打开,然而却不是一帆风顺。1988年全国性的通货膨胀结束后,膨胀的药材市场也受到巨大的冲击,药材价格数倍萎缩,10多万元买来的药材最后只能卖1万元,把多年辛苦赚来的钱几乎全赔进去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缔造了蜀中药业以后,来自行业的、市场的、企业内部的压力随着企业的壮大而增加。他回忆说,“寒冬酷暑,风雨泥泞的几十年,通通都装在这里!”说完他用右手结结实实地拍了拍胸膛,可以想见,这几十年他的肩膀承担了多少艰辛,不禁令人动容。
然而,“钱没了,可以再赚;如果思想不在了,整个人都被自己打败了。”这段早年的艰辛生活成为他创业的铺垫,成了他一生的财富与激励。“在我国农村,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医疗卫生水平相对较低,小病挺着,大病治不起,最后只能破罐子破摔,几分钱的镇痛片都吃不起。”经历了也看多了农民的生存状态,设身处地地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在蜀中药业缔造之初,安好义就给自己和企业规定了行事法则: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药!并最终促使“普药精做”理论的诞生,也促使安好义一如既往地将质优价低的精品普药送到农民手上。
鉴于四川蜀中药业集团十年如一日在关注农村、农民、社会弱势群体的公益活动中所作出的卓越成绩,以及董事长安好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心,与蜀中药业十周年庆典同期举行的“中国药业60年·60人”颁奖盛典上,安好义获得“中国药业60年·60人”荣誉称号。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普药精做的倡导者,中国农村老百姓药品供应保障的典型代表!蜀中牌药品,城里人不熟悉,九亿农民心中的知名品牌!”
布局全剂型,着眼大品种,打造“纯净竞争力”
安好义把蜀中从十亿向百亿跨越核心竞争力归结为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力。他多次在接受采访时说到要把蜀中发展成为一个“全剂型企业”。成本有效控制要作为蜀中长期保持的特长,这是他的团队凝聚力和创新力的集体表达。
“蜀中在过去十年中属于开源不足,但总体来讲在业界还仍属上乘,因为这么庞大的销售基数,多个品种销量稳居全国首位以及网络建设的完善没有强大的开源能力是做不到的。只是我们没有进行全面的开源,未来十年内蜀中要发展成百亿规模就要全面开源,既要开发原料药、新品种、新剂型,凡是适合蜀中开发的内容都要进行积极主动的开发。”安好义对于企业发展充满信心。那么他的信心又来自哪里呢?对此安好义并未多说,只是提出了一个很时尚的概念“纯净竞争力”,举了一些很实际的例子。
“纯净竞争力”,是安好义对企业良性发展的再一次深刻认识,尤其对企业所具有实力的有力判断。它指的是一个企业在正常运作情况下所具有的综合实力,包括生产能力、市场运作能力、营销策划能力以及公关能力等等。安好义做了一个十分实际的比较:“做好政府公关,也只能做好局部区域的市场;如果一个企业练好了内功,具有了强大的市场运作能力,那么则意味着整个网络的完善和优化。”
他以成本领先优势为例讲述了这种纯净竞争力的重大作用。2009年因甲型H1N1流感疫情蔓延及基本药物目录的推动,板蓝根颗粒销量大幅增长,蜀中药业该类品种增长率达到150%,创历史新高。面对板蓝根制品的热销,板蓝根药材同样也陷入涨价僵局。而蜀中药业早在药材涨价之前便进行了大规模的采购,目前为止库存板蓝根药材近1000吨,仅此一项成本降低千余万元,大大增强了在同类品种中的竞争力。不仅如此,蜀中药业每年都会通过技术创新方式对生产技术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开源节流、节能减排、提高生产率,如通过管道改造,将生产用蒸馏水导入生活区用于生活用水,此项每年可节省开支2000余万元;通过对丹参提取生产技术改造,使丹参醇提过程中药品有效成分提取率提高50%,乙醇使用量降低一半,使拳头品种生产率大大提高,等等。这种成本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时,形成了一种“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因此在蜀中药业,大到生产设备的采购与维护,成品库的设计及成品的堆放方式,小到生活用电,办公用品等,无处不渗透着成本领先的精髓。安好义表示,成本领先优势是蜀中药业独具特色无可替代的绝对实力,是整个行业“到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真实力。
选择大市场、大品种作为蜀中发展的方向,是安好义基于形势的判断。他说,“我们将要选择的是大市场、大原料药品种。百亿的目标看起来很大,但是与人口老龄化、新农合推进、新医改推进以及用药需求量的不断增大等大环境相结合也是有可能的。” 2009年是蜀中的文号发展年,2010—2011年预计增加50个文号,其主要目标都是目前市场上的大制剂,大品种。“只有瞄准大品种开发,才能在行业说得起话。”新医改方案公布实施以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引起了各方热烈讨论,新医改系列方案具体如何实施、实施后效果如何、医药企业有多大的操作空间、基层市场是否会如期扩容从而变成多方争夺的肥美蛋糕、行业格局是否真的会如有关人士预测的那样再次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都还只是未知数。当记者将蜀中药业放置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大环境中时,安好义表示:行业格局天天变化,年年变化,要看准市场,更要看准自己的优势。走正了自己的路,对新医改期待多于担忧。
下篇:苦心人,天不负。胸怀天下,大象无形,现代药王责当先!
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企业的发展就是个人的成功,企业的发展融入到社会的发展就是企业的成功。十年感恩,安好义被激发的除了感性的一面,更有“兼济天下”的雄心与豪情。他对中国“药王”的理解除了荣誉,更多的是责任。
感恩伙伴,感恩对手,感恩社会,普药大王十年嬗变
笔者再次提到庆典现场安好义与“邓小平”拥抱时激动得流泪的场景,他有些不好意思,而后仰头叹息道“很遗憾,我没有机会这样近距离地接触过邓小平,但是他太像了,跟老年邓小平简直一样!当时有点激动!”
的确,这样激动和感性的安好义是不多见的。然而这一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感性的安好义,对这个时代、对成功路上的伙伴与对手他的内心都充满了感恩。感恩邓小平,“没有邓小平就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安好义和蜀中药业的今天!”每一个蜀中人都能深刻解读这其中的含义。从蜀中人口中得知,蜀中正门直走50米的位置,耸立着一尊邓小平老人的铜像,底座上安好义用苍劲有力的大字题着“正定江山,设富万代”,表达着安好义对这个改革开放设计师的崇敬与感激。安好义的邓小平情结朴实而深切,所以每当有客人来参观蜀中的时候,第一站永远是邓小平铜像,安好义都会如数家珍地述说这个时代给他和蜀中药业所创造的一切。
“我没有见过邓小平,但是我的成就是邓小平一手造就的!”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步伐推进了整个医药产业链的长足的发展,而天生商业奇才安好义如鱼得水地畅游其中,把他的事业理想和人生理想付诸实践,将悬壶济世的匹夫之力升华为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科技力量造福天下苍生,以一己之力推动行业历史的车轮滚滚转动。
感恩合作与竞争,感恩挫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此次十周年庆典活动,蜀中药业不仅邀请了来自全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时还邀请了长期以来一直与之处于竞争对手位置的同行,其气魄与胸襟不禁令人叹服。用安好义的话来讲,他感谢那些与风雨同舟的战略合作伙伴,更感谢那些鞭策自己的竞争对手。如果没有当年创业的艰辛,也就不会有他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及对市场、行业、政策的精准把握;同样,如果没有竞争对手的存在,企业就永远也发现不了自己的短板,永远也无法适应行业的发展,终归会被淘汰。安好义对企业实力充满了自信,十分相信自己的实力,但不代表他刚愎自用,盲目自大。在之前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他说:“我对蜀中药业质量过硬、成本领先、精细化管理、网络模式、产品结构、战略战术等优势十分明确。但有信心,同样也要有危机意识。因为成功的企业家优秀的面不一样,每个企业背后都有着其与众不同的成功法则”。安好义十分坦诚地表示,石药集团的医药宏观战略、哈药集团的广告策略、杨森画龙点睛的企业策划能力、白云山的品牌策划能力等都是蜀中可以学习的地方。历史前进的方向永远是发展的,吸收别人优秀的经验,兼容并蓄,企业会成长得更快。
大象无形,达则兼济天下
“我一定要将普药精做坚持到底,不仅对我厂里的1万多工人负责,更要对全国的老百姓负责,对整个社会负责”。记得当“邓小平”亲切地叮嘱他“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将企业发展壮大的时候,安好义说。这使笔者对安好义的责任意识印象更加深刻。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企业家对企业的定位关系着企业发展的方向。
蜀中药业目前在厂生产工人近6000人,分布在全国市场的营销人员近4500人,这些员工有的是异地求职,有的是当地的下岗职工,到蜀中药业务工,成为他们基本的生活来源,企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这些员工的生计问题。所以,安好义做每一项决策时都十分慎重,十分理性。在蜀中厂区,能听到四川话、河南话、山东话、东北话……但每当安好义用他浓重的河南口音讲话时都能引起员工们强烈的共鸣,包括笔者本身也一样能受到感染。
来自河南老家的工人都很感激安好义,“他在家乡援建了几所希望小学,孩子们都不用交钱就可以上学了!我们来这边务工,吃、住都不用愁,有免费的宿舍,有便宜的食堂,就连工资也比在老家挣的高呢!”说起安好义,他们滔滔不绝。的确,有的企业里普通员工几乎从来没有见过老板,而在蜀中药业,安好义每天骑着自行车在厂区巡视,穿着无菌服在车间里随机抽检,技术工人、操作工人、包装工人都接受过安好义的指导,而市场上每一个业务员都知道安好义的电话号码,他曾经承诺: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尽可以给我打电话,如果我有事接不了电话,一定会在事后第一时间短信回复你!因着这样的朴实与亲切,使蜀中药业的员工葆有了极高的忠诚度,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日俱增。资料显示,蜀中在册人员85%以上为4年以上老员工,70%以上为6年以上的老员工,跟随安好义打拼十几年的老员工也占两成,员工们愿意为这样的企业奉献一切,“因为我们有一个好董事长”。这使蜀中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得以永续相传,以十年的发展基数铸就了固定的经营模式,而这些是制度远不能及的。
定义现代药王,重任在肩时刻无敢忘怀
“药王”是对古代医学家和药物学名家孙思邈的评价,但得此称号并非因为孙思邈卖了多少药,而是因为他对中药方剂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蜀中做现代中国的“药王”,也并非以药品销量作为主要衡量标准,而是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引领行业发展,不断以创新性的生产技术改革对药品标准进行完善、以对中医药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为主要衡量标准。如同蜀中呼吁的“中成药绿色生产法”,就是从提高药品质量方面出发完善了中药制剂的生产标准,推动的是整个中药现代化科学发展的进程。
因此,蜀中以“普药精做”为出发点,以“坚决不让不合格的原料进入生产流程,不让不合格的半成品进入下一道工序,不让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市场”为全程控制理念,形成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采用的“三精”政策把好原料关。一精产地选择:蜀中药业坚持选择药材原产地现场采购,采购范围设定在地道的药材产地。如板蓝根颗粒原料选用的是拥有“天然药材基因库”之称的甘肃省优质板蓝根,该药材经天然雪山积雪融水灌溉,地广人稀,无工业污染,安全性和有效成分高于普通药材。二精药材选择,一方面充分培养原料采购人员的工作技能和责任心,以保证其对药材质量负责。另一方面与药材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其长期供应优质、高效、地道药材的目的;三精原料检验,原料与包材进厂之前,均采用先进精密的检验设备进行各项检验,如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药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用红外分光光度计对药材进行鉴别和定性,用气象色谱仪检验溶剂残留等。
第二,蜀中一直坚持“优秀的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但生产和检验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又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没有实事求是的检验就没有衡量药品质量的有效标准。因此,蜀中药业给予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跟踪检验同等的重视,对整个生产过程实施过程质量跟踪控制,建立省级技术中心,配备高技能型人才及高精检验设备进行质量监测。
第三,重视管理,重视质量控制意识的培养,管理创造效益,管理提升质量。蜀中药业集团十分注重对员工心态、素质、工作技能及执行能力的培养,提高人员准入标准、重视员工的入职培训及职业内深造,采用“传、帮、带”的形式将企业内部优秀的技术手段传承下去。
第四,建立药品流通、使用过程全程质量跟踪保障体系。蜀中建立了独立的覆盖全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控系统,设置专门的监督检查部门,建立过期药品定点召回制度和售后回访制度,定期反馈产品使用情况及市场管理情况,确保企业掌握每一批、每一件、每一盒药品的流向及使用情况。
从企业家的角度讲,做精产品、做好产品就已经是尽到其最大的社会责任了,然而安好义似乎并不满足于这点。“我的人生目标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未来应该把企业搞好,对中国药品的标准完善起到积极的作用,使中国的药能更好的为老百姓作出更大的贡献。至于人生价值是留给社会来评价的,自己本身是小老百姓,干事是尽匹夫之责。”从2003年开始,安好义开始以其自己最朴实、最实际的方式四处奔走,他呼吁着许多人没有想到的问题:中药要由中国人自己来生产,中药现代化要中国人自己来实现,要用绿色生产法生产中药。为推进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从最初的成立专门的科研部门,到08年斥巨资拓建300亩的现代化中成药产业园区,从自主研究中成药丸剂改良到呼吁现代剂型更替传统剂型,安好义和蜀中药业一直在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安好义所推崇的“中成药低温提取、浓缩、干燥绿色生产法”受到极大的重视,2010版药典创新观点中终于看到了“绿色标准”的身影,至此,“绿色生产法”完成了其从企业标准到行业标准的漂亮转身。
后记:
业界赞誉安好义为“普药狂人”、“成本管理理念教父” 、“第三终端布道人”,而当这些词重叠融合在一起,恰好给他的成功做了最好的注脚,他给人们的印象一直是性格温和、淡定从容、大度自信,思路非常清晰,崇尚制度,做事执著,一旦确定了方向,就调动一切资源向这个方向努力,而他也成为媒体口中的“强势企业家”。经过十年的药海洗礼,蜀中药业变得成熟和强大,人们看到强势的背后是安好义有血有肉、有情有爱、胸怀天下的真性情,而他在这个过程中形象日益丰满:善于学习,善于把握机遇,善于总结,善于整合资源,将人格魅力融入企业文化,从而创造了蜀中药业的飞跃式发展。
十年,是一个历史阶段的终点,但同时又是另一段历程的起点。如今,持续推进中药现代化绿色生产法,十年百亿,安好义和蜀中药业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并且已经在路上。
上一篇: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 重要论
下一篇:中国特种工程行业的先行者